照顧者講數

奪命追魂來電轟炸?

「對左幾日大b, 一返工,又不停信息和電話, 點呀,唔洗生活架啦😡」
「常常情緒勒索,好辛苦,咁又唔得咁又唔得。」
照顧者不斷在面書大吐苦水,留言都好有共鳴,有些建議「行開遠距離睇住佢,眼神唔好有接觸」,待長者逐漸平復心情。如發現長者有認知障礙症徵狀,就要盡快評估及確診,由醫生開藥及治療也會有所改善。(相關專題:認知障礙症睇醫生攻略

有照顧者強調「認真你便輸了」,不如「哦」、「好」、「係」等簡短回應,順著長者情緒,緩衝對話的火花,稍後再解釋,避免即時衝突。也有人建議設定清晰界線,例如「返工時間不能接聽電話,有緊要事可在指定時間聯絡」,強調「照顧者都要有自己的生活」。也有人站在長者角度:可能長者沒安全感?聽到家人聲音才安心?

忍耐忍耐再忍耐,陪伴陪伴再陪伴,但忍耐和陪伴應該有限制,或者說水位是會滿瀉的,那又怎處理?

在大銀每月的照顧者聚會「落糖After Class」上,有照顧者坦言自己面對長期情緒拉扯,難以穩下心情。

資深照顧者 Mei Leung 在分享中一再強調,許多照顧者習慣將患病家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卻忽略了自己:「我們總覺得一定要睇實佢,驚佢跌親、驚佢有事……但係最重要係,你要知道自己的極限,承認『搞唔掂』,這並非大不了的事,因為我們每人都試過『搞唔掂』。」她強調,照顧者要把身心健康放在重要位置,「否則只會一齊攬炒。」

Mei 鼓勵照顧者主動尋找社會資源,例如日間暫託服務、喘息空間,讓自己能短暫離開照顧環境。她指出,求助並不可怕,反而是突破困局的開始:「你可以搵輔導員、治療師,或者支援小組,佢哋能夠陪你一步步梳理情緒,喺細微處搵到出口。」

相關專題

照顧者資源

你會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