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講數

家人溝通|香港人嗌交唔好口

 

媽媽突如其來生重病,爸爸很擔心,說話卻很難聽。

兒子在網上抱怨,每月已經給一萬元家用,本身供樓也近三萬,已經好慳才勉強再付兩萬檢查檢。可是爸爸不滿:「話我俾家用得嗰一萬蚊, 話我縮骨......又話我俾依兩萬蚊只係扮嘢,假到死!」

兒子在網上發文:「真係好唔開心,心都碎晒。」網上一面倒都說爸爸離譜,甚至說一萬家用都不應給。後來兒子才透露買樓的首期,是爸爸給的——如果站在爸爸的角度,可能全家的積蓄都給了兒子讀書及買樓,到媽媽患病,卻沒剩下多少資源。

臨床心理學家Christine Wong在家庭輔導時,不時聽到不同家人各執一詞,情緒化的對話,使原本想表達的內容失焦;也有些人對某句話極為敏感,執著話中含義,甚至在偏見中鑽牛角尖。

「為什麼有些人說話那麼難聽,不是因為他心裏真的那麼差劣,而是他的用詞、他的成長,只能這樣表達。尤其香港沒有情感教育,你不會懂得講愛,只能用行為表達,而那行為從其他角度看,可能代表了其他東西,造成誤解。」

她希望兒子先想想:「你只記得那幾句難聽的說話,前面說了些什麼?爸爸說這麼憤怒的說話前,還說過什麼?」她強調事情是「有前有後」地發生:「例如會否兒子有些東西get不到,爸爸才這樣爆發?」

「爸爸講錯嘢,唔識表達,詞不達意。佢嬲,係一個防禦機制。」Christine指出憤怒也許源於感到無助,或因醫藥費、照顧媽媽的壓力;而兒子發文強調被爸爸罵,沒有談太多爭吵前的背景,也可能是另一種防禦機制。

「一個人情急、不知所措地說話時,往往詞不達意。」她強調這些不快對話和經驗都需要疏理,釐清當中誤會:「家人唔好一來就話講數,如果你講數的目標是想開開心心,你要先釐清一些事實,先去講數。」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