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講數

家人溝通|一家四口講唔掂數?

爸爸中風入院,臥床且需要餵食、換片,貼身照顧。醫院很快要求爸爸出院,下一站回家復康,還是住院舍?一家四口,都有不同看法。

爸爸很想回家,抗拒住院舍;

媽媽年事已高,想幫忙照顧卻有心無力;
姐姐作為主要照顧者,想接爸爸回家,但因為自己有情緒病,很擔心無法負荷;
弟弟主張送爸爸到院舍,得到更針對性的復康。

入院前,爸爸一直由姐姐和媽媽合力照顧,當時爸爸沒有吞嚥問題,只是行動不便。當時姐姐全職轉兼職,照顧壓力頗大。她坦言這次照顧的信心不大,但真的不情願送爸爸到院舍。
目前姐姐獨身,兼職月入1.5萬,正考慮應否離職照顧;而弟弟已婚有子女,月入5萬。

如何平衡爸爸意願、家庭資源,並且把握中風半年內的黃金復康期?這是大銀「照顧不破產」理財工作坊上所討論的真實例子。參加者需代入不同角色,在小組內「講數」──基於自己角色的考慮因素,與「家人」商討方案、歸納資源,預示會面臨的挑戰。

「我們尊重爸爸意願,會申請離院支援計劃、長者住宿暫託服務,在半年內buy time夾錢裝修屋企、請外傭,讓爸爸未來在家安老。同時申請服務券,未來購買上門照顧和復康服務。」不少組別善用工作坊所教的社區資源配合方案,亦主張姐姐應繼續工作,保留收入及精神寄托。
然而使用住宿暫託及離院支援計劃,月花三四萬,裝修也至少二三十萬,錢從何來?「弟弟暫時頂住先!」「父親的老本可能要拿出來逆按揭!」

大家討論背後,假設都很理想:弟弟願意拿出過半收入,父母積蓄不少。

有社工參與的小組,則強調出院前找醫務社工排隊津助院舍,說服弟弟未排到隊時,讓爸爸暫住家中,「看到爸爸有清晰意願,姐姐亦有一定精神」,由外傭及姐姐共同照顧,配合日間中心及上門服務。「復康得快,就唔使入院舍」。

亦有好些組別未能達成共識──爸爸堅持不住院舍、子女無法說服父親、弟弟不願多付錢,這很可能是家庭會議的真實情況。

「每個人講那句說話,背後都有需要。例如爸爸不想回家,可能怕老人院陌生,可能想和太太共享晚年、或掛住隻貓、掛住孫女都可以。他可能有些執著,很回味過去一些事,卻被這些過去勾住了,無法有彈性地看待事情。」香港樹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曾偉洪博士提醒,溝通時「開始心火盛」,變得敏感或「總想駁嘴」,就要停一停,否則勉強談下去更破壞關係。
曾偉洪分享以下4個貼士,有助這家人更全面地思考及溝通:

  1. 盤點家庭資源
    「拿一張紙,如數家珍般數數有什麼資源。」資源可分三個層面,除了金錢、空間等顯然而見的外在資源,較容易忽略的是非正式資源和內在資源。
    非正式資源通常來自於社交圈子或社區關係,例如鄰里、教會、親朋戚友的互助。
    內在資源則包括家庭成員自身所擁有的解難能力、堅韌性、情感特質。「遇到危機時,有人會逃跑,有人會『死過』,兩姐弟作為年輕成員,個人性格如何幫助他們處理?不妨列出所有資源再想想。」

  2. 著眼家庭優勢
    曾偉洪任輔導員時,會引導家庭成員回顧經歷,讓成員發掘家庭的強項、抗逆能力,增強家人解決問題的信心。「例如夫婦結婚四十多年,持守至今未離婚,一定有應對風浪的技巧。這是優勢為本的角度,家庭發生過大小事件都沒有倒下,這些經驗如何應對這次難關?」

  3. 回顧付出方式
    每個家庭成員都有不同的付出方式,可以是實際關懷、照顧工作、金錢或時間等。「可能我覺得你不付錢是不愛錫父親,這是我的價值觀,但當我這樣看你,就忽略了你可能在工餘時關心爸爸,或一些低調的付出。」曾偉洪建議家人各自講講自己用什麼形式付出,「當大家分享的時候,可以欣賞對方,未必是錢銀,甚至孫女唱首歌給爺爺聽,哄他開心也可以是一種付出。」

  4. 第三者輔助
    「大家關心親人,往往情緒會很高漲,缺乏耐性。如果有執著,不要勉強傾。」很多人溝通時未必能冷靜聆聽對方,反而只著眼表達己見,「如果發現自己老是想駁嘴,就要收口了,這只會令關係更破壞。」曾健洪建議找第三者列席一起討論,例如爸爸信任的人,諸如親戚、教會朋友,會有緩衝作用,或由輔導員、醫護協助討論。

曾偉洪亦談到最近在看的一本書《是旦主義》,他指做人不妨「 是旦」一點,然而是旦不代表敷衍,亦不是求其,而是放下執著,「為什麼這麼生氣,這麼情緒化呢?原來怒氣背後,有一些執著拉著我們,產生很多情緒,勾住了我們,不能彈性地去看待事情。作為第三者,看到朋友執著,可以提提他,有沒有空間挑戰一下想法,可不可以改變一下呢?」

詳看曾偉洪分享家人溝通技巧:

你可能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