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講數

點講數 |九十歲的理財櫃桶2 

賣樓養老傷感情?

文:Grace

母親90歲患有認知障礙症,與沒結婚的小兒子同住,由於病情惡化,其他子女決定讓母親住進老人院。
最初打算先住在私家位,再輪候政府位,院費每月接近兩萬,由母親的儲蓄支付,沒想到數年間幾乎耗盡。政府津助宿位最快的在國內,可是子女都住香港,豈不是斷六親?等候多時再派到政府位,環境跟現在住的質素有落差,環境昏暗,有陣陣怪味,大家都不捨讓母親去住。
兄姊決定賣樓,繼續支付院舍私家位的費用,但同住的弟弟怎麼辦?弟弟當然不高興,但大家都已退休,無錢支付私院費用,而且這本是母親的物業,用來養老也很應該,兄姐覺得弟弟也應該趁機盡早申請公屋。
正當大家開始丟東西,準備放盤賣樓——某天母親聽到賣樓的安排,忽然清醒過來,難過地說房子不可以賣,小兒子會沒地方住。當大家內疚卻無可奈何,繼續找地產放盤,突然收到社工的通知,母親可以在原有的老人院,得到政府位,從此不用擔心院費。
原本是好消息,只是,弟弟自此反面。一家人除了探望母親時偶爾碰面,幾乎跟弟弟失去聯繫,房子留下,關係卻撕裂了。也許房子在其他兄姊眼中是一筆應急財產,但對弟弟卻是跟母親生活的地方,也是母親一輩子珍惜、守護着的家。

——這位是我大姐的奶奶。

上星期我寫到阿媽理財不善,90歲時已花光大部份阿爸剩下的遺產。大姐主張賣掉房子入住老人院、二哥不想阿媽進老人院,於是我隔天就要去看阿媽,替她管理財產把每月開支減少一半。

彈指間又過了五年,阿媽已經95歲,雖然有點迷糊,卻連血壓藥也不用吃,仍然和工人住在家裡。

阿媽的財產再省著用,也沒剩下多少,大姐焦慮更加劇,幾乎每天都對我抱怨,擔心阿媽不夠錢養老,自己無餘力照顧她。
看住奶奶一家因為賣樓導致不和,大姐更堅持要阿媽賣樓,準備入住老人院。「當然要賣樓,我們都七字頭,要是她活到120歲該怎麼辦?」大姐還找出香港有長者110多歲的新聞,說服我們阿媽一直養專處優,真的可活到120歲。

這次二哥沒有反駁,或者跟我一起拖延大姐,他被確診末期癌症。

當阿媽仍然不用吃血壓藥、無需作什麼治療,她的孩子卻一個個老了,各有長期病,天天要吃不同藥物,在醫院裡排隊看醫生、定時覆診,甚至已在面對死亡。

二哥說:「連我也被醫生宣告死期,阿媽雖然迷迷糊糊似,但仍然健壯,天天嚷着要去飲茶、去行街,真的不知該高興,還是傷悲。」


我們三姐弟,身為近百歲老人的照顧者,儘管各有居所,也有儲蓄,相信比許多家庭幸運,卻也無力讓阿媽居家養老。
終於還得下決定。

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