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講數 | 漫畫當橋樑 (上)

「老豆有認知障礙,不會主動做運動…」
「你沒有認知障礙,也沒主動做運動!」
漫畫中認知障礙爸爸精靈、為食,還不時語出驚人說笑話。兩年半前,照顧者Alice開始把照顧爸爸的點滴,畫成漫畫《老豆日常》,畫滿了九本畫冊,記下初期爸爸活動自如,到近年失去自理能力的變化。
卡通化的爸爸很趣緻,現實中爸爸九十多歲,步入晚期認知障礙症,長期臥床,主要靠大哥、Alice和外傭輪流照顧。
爸爸走失跌倒、無法認人、饞嘴偷吃的經歷,在Alice筆下變得輕盈甚至惹笑。「他不說話,又不打人,像一個任你舞的嬰兒,只是行動不變,需要更多看顧。」畫漫畫後與其他照顧者多了交流,Alice才知道患者病況有很多種,她慶幸爸爸算容易照顧,「有些可能打人,有些不斷罵你,我爸爸本身都比較安靜少說話,比我兩個仔女小時候還易湊。」
Alice從小到大喜歡畫畫,「因為看很多漫畫!少女漫畫會看,哥哥的漫畫也拿來看。」畫四格漫畫,勝在不需連貫性,將趣事構思好起承轉合,畫出來便是。
初時她在個人社交平台分享,後來發現可在大銀的「照顧者大大聲」群組發佈,作品連結了其他照顧者,後來連居於澳洲的姐姐、跟進爸爸個案的社工,都追蹤著Alice的發表,從漫畫得知爸爸近況。
「畫漫畫最開心是可以釋放很多情緒,亦有些人安慰你、跟你說話,爭好遠。愈來愈多人看到,就有動力畫!」爸爸入院,讀者會私訊問候,亦有不認識的社工私訊,為她提供建議。她才發現原來很多同路人在網路連結,「很多人都願意幫你,例如一些版主、社工,如果你是照顧者,不妨多多問人。」
Alice全家六兄弟姐妹,各有家庭,有的還在工作、有的已經離港,如何在照顧爸爸上分工合作?下周待續。
你可能有興趣
1 / 1
你可能有興趣
1 / 1
你可能有興趣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