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講數
0

落糖AfterClass|照顧者每月一聚

講錢傷感情,但唔講數,仲難應付漫長的照顧旅程。
落啖糖,會否更易入口?
照顧者講數每月活動「落糖AfterClass」,讓照顧者食住糖水,定期見面交流,齊齊進修照顧理財知識。

9月8日(一)點同家人傾治療?照顧者Mei分享會

「媽媽確診胃癌四期,很心急想做手術及化療,對治療抱很大期望。但我覺得她不做化療,享受生命,好過化療副作用令她寢食難安。」媽媽患癌,女兒Mei很擔心,起初揀選治療方案,大家都很緊張:「媽媽表面話『唔驚,將一切交畀主』,但我知道佢心入面好驚。」

患病引發不同情緒、病情起伏,兩母女都一起面對。Mei與媽媽試過不同選擇醫護方案,一度因為副作用暫停化療,期間不斷調整治療方向——母女有吵架,亦有溝通和諒解。

媽媽後來到紐西蘭與兒子團聚過年,四處遊歷,Mei笑言媽媽「開心得扮病不上機」。回港後,媽媽重新選擇醫護方案。

Mei照顧媽媽的經驗和體會,將於落糖AfterClass分享:
🍧從心理到財務,照顧者如何與家人決定治療方案,面對病況高低?
🍧當媽媽說「死咗佢算啦」,怎回應?
🍧媽媽想暫停治療,未來點算?
🍧照顧者如何消化壓力?

Mei是為冥想治療師,當晚亦會有15分鐘靜觀練習,與照顧者一起安頓身心,找回當下力量。

大銀每月舉辦的線下活動「落糖 AfterClass」,先後一起討論及填寫持久授權書、預設照顧計劃、人生畢業禮。這次由照顧者親身分享,吃住糖水,為照顧旅程加一點甜🍨

日期|9月8日(星期一)晚上 7:30 - 9:30
地址|大銀 油麻地上海街 433 號 (近登打士街)興華中心 21 樓 03 -04 室
形式|工作坊+糖水聚會
分享|照顧者Mei Leung(療癒及冥想中心「心地Vijnana」創辦人)
報名|https://forms.gle/fuf2Frgs1ezN39fB6
查詢|WhatsApp +852 9885 2180

分享會定價,不想有照顧者因經濟卻步,也希望能者捐一點,請大家按意願及能力支付:
🍧糖水價 $50
✏️共學價 $100
😇支持價 $150

8月18日(一)幾時叫停?紓緩治療工作坊

「紓緩治療即係等死?」
「醫生係咪放棄咗我媽媽?」
「親戚責怪我不孝…」

紓緩治療是否等同「放棄」、「等死」?不少頑疾病人和照顧者對紓緩治療的刻板印象,往往讓雙方陷入艱難的抉擇。

 #紓緩治療 照顧病人的心身社靈需要,希望病人更舒適,可是對病人及家人,並不容易接受。在預設照顧計劃(ACP)裡,紓緩治療是其中重要一部份。這次工作坊會了解紓緩治療在晚期照顧中的作用,亦會模擬家人討論過程,代入不同角度的價值觀,如何衡量醫護方案。

最後仍然有糖水環節,為這個不易開口的主題,帶來一點甜🍧工作坊以三種方式定價,不想有照顧者因經濟卻步,也希望能者捐一點,請大家按意願及能力支付:
🫕糖水價 $50 
✏️共學價 $100
😇支持價 $150

日期|8月18日(星期一)晚上 7:30 - 9:30
地址|大銀 油麻地上海街 433 號 (近登打士街)興華中心 21 樓 03 -04 室
形式|工作坊+糖水聚會
主持|社工Marco
報名|https://forms.gle/doYS5CxHRgkzqDd46
查詢|WhatsApp +852 9885 2180 

【精華回顧】持久授權書工作坊

早在四月份講座我們邀請律師洪愛恩講解訂立持久授權書需要注意的地方,但去到落實找醫生律師簽署前,看看文件,如何授權、如何保障……細節需要好多考慮。

這次分組交流,大家就著不同家庭個案討論,嘗試為主角設計持久授權書:

1️⃣ 持久授權書要通知誰?

爸爸未雨綢繆想訂立持久授權書,認為太太和女兒都信得過,不需再通知誰。大家填寫時,討論到夫婦年紀相若、女兒現在才十多歲,到爸爸一旦失去精神行為能力、持久授權書真正生效,可能太太已上年紀、女兒成家立室後可能有變數?可能爸爸不想外人知道,但註冊生效時需通知一兩位老朋友、親友等,就有額外的保障。大家也討論除了親友,香港有否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人士或機構可以通知。

2️⃣ 家人意見不合?

另一位個案主角希望授權給太太和姊姊,但又預計二人意見可能不合:姊姊可能會覺得應該賣樓去為他醫病,他希望限制姊姊不會未經太太同意便賣樓,否則太太無家可歸。大家都苦惱應如何在授權書列出平衡各方的限制——受權人若有不同意見,點算?
但為什麼會有不同意見?因為受權人應該執行的,是授權人的意願,這就是授權人的責任講清楚未來的醫護安排。明知受權人意見不同,卻又沒寫明如何執行,等於在家庭中埋下一個計時炸彈。

3️⃣ 持久授權書以外?

另一個案主角想授權給侄女,表明將來毋須積極治療,希望「舒舒服服地」離世,侄女即時反對:「有病就要醫」。授權書應該怎樣寫?大家好像怎寫也不對。討論時才明白,持久授權書只是財務上的安排——醫護照顧要求以至最後一程想怎樣,需要預設醫療指示及預設照顧計劃。主角和侄女可以透過預設照顧計劃,了解彼此的價值觀,更易達到共識;預設醫療指示亦令醫護人士知悉病人的意願。

當日照顧者Heidi亦分享了幫父母做持久授權書的實際經驗,還展示註冊生效的法律文件。大家最後食住糖水,坦誠分享,幾乎唔捨得走。「聽到不同的意見,從對方的角度去想」、「好實用、好仔細」、「之前唔識得咁樣去考慮」⋯⋯多些人一齊談,才有機會碰撞出新的想法!

你會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