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意願|2家人唔同意見
家人不同性格有不同的溝通方法,首先要準備好自己的情緒,才能夠嘗試對話。
文:王淑君
Jean30出頭患上乳癌,先後切除雙乳,但拒絕化療和藥物治療。2022年中癌細胞擴散全身,雖然醫生指拒絕治療預期壽命只有3個月,她還是按原訂計劃在9月與媽媽哥哥家人出發到加拿大探姐姐和舅舅。
Jean小心飲食,起初也按醫生建議服荷爾蒙藥:「因為我想陪媽媽平安回來。」哥哥是當時唯一知道妹妹患病的家人,彷彿當作最後一次和妹妹旅行。「每次食飯,哥哥都很緊張地看著我,他的心情很沉重,有次更望住我流淚,整個旅程都讓我透不過氣來。」
她不希望承受這種壓力,希望以最佳狀態抗癌,於是相約哥哥一起見輔導員。「原來哥哥常覺得我第二日就『瓜老襯』。」在專業輔導下,兄妹坦誠對話,把心結打開。
同阿媽講數
跟年過70歲的母親說病情,就比較困難了。Jean原想在加拿大與家人聚會時說出來,有舅舅在旁支援,母親或會較易接受,然而還是無法開口。
「有晚發夢,夢到我說出來後,媽媽即不支暈倒。第二天,我就不知怎樣開口才好。」她每天至少跑步五公里,這是她整理思緒的時間,發這惡夢之後,她下定決心:「無論如何,我都要比媽媽長命,不要她白頭人送黑頭人。」
在回港的飛機上,她終於和母親說病情,當時母親問了她擴散情況,平靜地握了一下她的手。
當Jean忍受不了荷爾蒙藥物副作用,決定停服,母女出現矛盾。她很認真地告訴母親:「媽媽,你不能逼我。我想跟自己的方法,你給我2個月時間,如果之後檢查結果指出無效,我就乖乖聽話。」
家人還是每天打電話勸說,她再次解釋:「這兩個月時間必須要給我,你明不明白?我不想到時怪責任何一人曾勸我食藥,我是不想你不開心,才會做這麼多事去求生,請不要再逼我。」她自言自己是么女,平日會遷就別人,今次決定「企硬」:「人生到了這個地步,我仍要配合別人的想法去做嗎?」
爸爸最後講
Jean與哥哥見輔導;與媽媽講數,用兩個月時間證明拒絕醫生治療,癌細胞仍然可以受到控制;而爸爸,就等到病情完全穩定才告之。
她解釋和身邊家人、朋友講述病情和醫療決定時,要考慮對方性格,方法也不一樣。她知道父親抗壓能力較低,待病情穩定時才和家人一起告訴他,以免他感到太痛苦。她亦知道有些朋友得知後,情緒會十分波動,於是預留時間和空間給他們消化,也盡量選擇面對面談。
Jean強調要先調整自己情緒,感到自己足夠堅強,才可以平和地說出事情,保持正面態度。「有朋友罵我放棄生命,說我沒想清楚。我不是說『我大晒』,但我才是當事人,為甚麼要承受他的脾氣?」Jean直言大家要找到合適的方式去表達,才不會讓病人受到二次傷害。
2022年12月,Jean再次檢查,肺、皮膚和淋巴的的癌細胞消失,骨骼仍有癌細胞,需要學習與癌共存。「我知道家人都擔心我,但今次真的認真地要他們尊重我。他們一知道我在做甚麼,我感到他們都在支持我。」
你會感興趣
1 / 1
你會感興趣
1 / 1
遺囑寫明聯名戶口內存款是饋贈,可免未來爭拗。
你會感興趣
1 / 1
長者使用手機的習慣,
直接影響到所需要上台月費計劃的數據傳送速度和數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