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講數

家人溝通|與家人斷捨離

媽媽老後,女兒搬過來同住,然而兩人想法相反:媽媽喜歡儲東西,家裡好多擺設、食材塞得滿滿了;女兒卻深信「斷捨離」,不斷反問:「這東西你不需要吧?」
女兒丟東西,媽媽很生氣,有次還趁女兒上班,把她的鞋子都丟掉。兩人每天吵架,女兒很氣餒:「既然水火不容,為何要維持母女關係?」

這是《父母家的斷捨離》作者山下英子的親身經歷,她與母親同住三年,才漸漸察覺自己的盲點──要求媽媽整理,是介入媽媽的生活和價值觀。她現在爭取家中的主導權,是在報復小時候被重男輕女的媽媽忽視?

英子看到媽媽囤積,源於小時候物資匱乏、缺乏安全感:「要求媽媽整理,就代表修整她的價值觀。」
她決定拉開兩人的距離,建立大家都舒適的相處空間。第一步,她想到學照護員尊稱媽媽為「壽惠子小姐」,也要媽媽喚她「英子小姐」。
媽媽一向習慣叫聲「阿英!」,就要求女兒做家務,這讓山下英子覺得被視為言聽計從的小女孩,於是她告訴媽媽:「你叫我『阿英』,我就不會做任何你要我做的事。請叫我『英子小姐』。」女兒藉此練習大家放下關係中的期望,學習尊重彼此。

中大社會工作系講師趙芊嵐在東華三院樂情軒的《人際斷捨離 - 照顧者重拾自由的藝術》講座中,就引用了山下英子與母親的故事,強調健康的斷捨離是適當地疏遠,不在問題發生當刻硬碰硬。

趙芊嵐這樣詮譯照顧者的「斷捨離」:

1

斷:放下不必要的期望
關係令人窒息,往往源於對雙方過份期望,繼而責備對方無法履行期望。「但有些期望,對家人而言真的不切實際,因為他身處限制中,真的做不了。」就像山下英子媽媽累積多年的不安感,難以說變就變。

2

捨:捨棄執著
減少命令或干涉家人,因為即使執著,最後也未必能改變親人,每個人最多只能改變自己的觀點。

3

離:遠離過去的糾結
山下英子因為童年經歷,內心希望得到媽媽的道歉或稱讚,而和媽媽拉開距離後,她學習不再期待媽媽,改為建立自己的價值觀處世。

趙芊嵐提醒,斷捨離並非採用冷戰、故意採取反對立場、拒絕目光接觸等負面溝通方式。而如果拉闔的距離演變為不再理瞅,不再談話,甚至習慣一面對關係的張力就離開,反而會對關係造成傷害。
「斷捨離,不代表一有壓力就離開關係,不是做獨家村,而是騰出空間,讓大家感到自在。」


山下英子的媽媽最初很不習慣要改變對女兒的稱呼,但同時樂於見到女兒不再管她的雜物。當媽媽看到女兒房間沒有雜物很舒適,也開始減少囤積。兩母女不過份親密,也不完全疏離,騰出了自主做決定的空間,更加自在。

你會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