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講數

買年金點比較回報率?

選購年金,要注意「保證內部回報率」與「總內部回報率」的分別,供款方式也會影響回報率。

消費者委員會比較了市面上18間公司提供的21款可扣稅年金計劃,提醒消費者選購前,注意「保證內部回報率」與「總內部回報率」的差異,而以月繳或年繳方式供款,對回報率也有影響。

年金保單一般會提及3種回報率:

1

內部回報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
購買年金的總保費,相對於保險公司在保險期內合共向投保人支付的年金入息,多以百分比表示,反映投資效率。

2

保證內部回報率
購買年金的總保費,相對於保證的年金入息、獎賞及紅利。

3

總內部回報率
除了保證內部回報率外,同時將非保證回報率計算在內。
需注意的是,非保證回報率一般受保險公司的投資回報、理賠率及盈利等因素影響,理論上有關回報率可以非常低甚至等於零。

消委會指選擇年金計劃時,「內部回報率」愈高,的確代表該產品越值得投資,但消費者不宜過度著眼於涉及非保證因素的「總內部回報率」。
市面上保單五花百門,繳費方式、投保貨幣、附加保障等條款不同,也會影響投保人的取款總額,宜因應個人情況細閱條款再作選擇。

繳費方式影響回報率

消委會亦指出,以年繳方式繳交年金保費,大部分計劃的「內部回報率」會略高於其他繳費方式,包括半年繳、季繳及月繳。
此外,合資格延期年金的保費繳付期最短為5年,若將保費攤分至較長年期(例如10年)供款,每年保費較少,但「內部回報率」可能較低。

揀美元定人民幣保單?

消委會的調查顯示,21款延期年金計劃均接受以美元投保,當中4款計劃同時提供港幣、人民幣或美元保單。不同貨幣中,部分美元計劃的內部回報率較高,部分計劃則以人民幣作投保貨幣的回報率較高,但注意若日後需將收入兌換回港元,需面對滙率差價。

留意免費附加保障
· 消委會調查的21 款年金產品均設身故賠償
· 約一半計劃設有失業延期繳款或保費假期
· 3個計劃設有意外保費豁免

消委會全文:延期年金計劃比較

定期年金

入息期為固定年期,大部分為10年、15年或20年,也有少數計劃的取款期可長達30年。

終身年金

部分計劃提供年金至受保人達到指定年齡,有些計劃可領取至100歲至120歲,也有計劃容許提取年金至受保人身故。

少數年金計劃的每月年金保證入息會遞增,可讓受保人較有效應對通脹或醫療開支。

由香港年金有限公司(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機構)提供予65歲或以上香港永久居民購買的「香港年金計劃」,屬即期終身年金。一筆過付出保費便可即時每月取得年金收入,直至百年歸老。

因為並非延期年金,購買香港年金不能扣稅,但內部回報率(不計非保證項目的回報率)約為4%,較一般私人公司的計劃高。但這只屬平均數,個人計劃回報率取決於投保人開始領取年金的年齡及個人壽命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