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講數
0

點講數|子女啃退休老本

雙胞胎兒子沒有固定工作,年過四十繼續與父母同住,靠父母支付開支和照顧生活。
父母本想退休後可以旅行、可是數數資產:房子、百餘萬資產、退休津貼約一百萬,而每月有一萬二千元退休津貼——可是一家四口生活費超過八千,兩個兒子再不找工作,很快就會食老本。「再這樣下去,我們的退休生活會受到威脅!兒子未來也老了,該怎麼辦?」
父母決定連夜離家!他們另外租住單位,徹底切斷與兒子的聯繫:「與其把錢花在兒子身上,租房支出反而更少。」
這是發生在日本的新聞──「啃老族」、「繭居族」近年在亞洲出現,成年子女依賴父母提供金錢支援和生活照顧,父母甚至需要動用退休儲蓄,應對子女的經濟需求。

「我們常常怪罪孩子,但都忘了孩子跟你生活了二三十年,他一切行為都是父母養出來的。」馬在勤律師處理不少家庭糾紛案件,他直言父母很可能曾向子女釋放訊息,告訴子女待在家也沒問題,「可能子女開口索錢,不怎麼討論,就讓子女拿去花;或者要求子女負責任,但子女撒嬌鬧脾氣兩三次,就容易心軟。」
他說亦有一些父母以金錢衡量子女的付出,例如子女努力工作,父母卻質疑工資低,同時給予家裡不缺錢的訊息,「子女會覺得我為什麼要努力?工作相比與跟父母開口,哪項較容易達到目的?人的惰性,總是會走向安逸。」
馬在勤坦言,當子女到了三四十歲仍繭居的程度,持續多年的習慣不易徹底改變,「像小孩、爸媽身上都有很大的腫瘤,做繭的是爸媽。當爸媽徹底改變,我也會擔心小孩會不會拿出另一套武器去對付他。推說回去,父母還是要從小給小孩有責任感的生活。」

在香港三四十歲仍很多與家人同住,這幾代人的老後該如何安排——你點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