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講數

家人借錢醫病

文:宋霖鈴

許家三姐妹,父母一早過身,主要靠大姐照顧兩個妹妹,二姐數年前移民,大姐結婚後離家,仍然每月和細妹吃一次飯,關係不錯。
大姐突然指丈夫家人患病,問細妹借數十萬元,卻沒解釋更多病情詳情。細妹念在姐妹之情、曾受大姐照顧,很掙扎:「可是我的流動現金只夠借一半,要借就要問銀行。」
應該留應急錢給自己?只借可負擔的數額?要預計對方不會還錢?如果不肯借,會否影響感情?

家福會理財教育中心理財社工葉玉瑩指家人之間借錢,背後很多假設:「借是有義氣,是雪中送炭﹑是經得起考驗的真感情;借了錢家人不還,是愚蠢﹑信錯人﹑是天真;家人問出口借錢遭拒絕,是薄情﹑是假意﹑是計較。」
她表示借錢無論如何都會有風險,如何做決定,取決於心理狀態、家人關係、過去生活經驗等。其中可以考慮的,是各人有不同的「財務界線」和權利:

財務界線的8個權利

1

訂立財務界線

2

為自己的財務生活負責

3

對自身的財務狀況坦誠

4

避免陷入負債的狀態

5

不任意透露財政狀況

6

為身邊的人成為可學習的對象

7

將自身的財務健康前置於其他人

8

拒絕拯救他人的財務困境

葉玉瑩解釋在不同的關係中,這8點權利會有不同的應用程度,她坦言對著親密的對象,並非每人都能完全應用第7和第8項權利。

例如家人患病,子女付出多少醫療費,每人會有不同判斷。「這並沒有問題,重要的是你明白自己為何做出這決定,並且能夠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即使事後有所後悔,也有能力承擔後果。」她亦建議不要假設借錢給家人,就不需還款,這樣只會拉低自己的財務界線。

當財務決定與家人期望不同,財務界線會備受壓力。葉玉瑩說最理想當然是大家和氣溝通,但如果溝通過程不順利,例如對方反應負面、不作理睬,甚至逼令當事人作出某些決定,自己便需要懂得維護界線。

「當他人想介入你的界線,你拒絕,他的反應可能令你不舒服,可能令你賠上一段關係,你要好好拿捏,什麼時候守界線,什麼時候不守界線。」如果無法達成共識,當事人可以考慮單方面做決定,「做完決定通知他?還是最終不做決定?如果你因為他不作決定或不合作,最終受他影響而心生埋怨,也要預想到有這後果。」

葉玉瑩認為必要時可以調整財務界線,因應情況採取不同應對方式,不斷檢視自己的承受能力。「最健康的做法,固然是各自妥善管理好自己的金錢,遇到對方有困難時,按自己的經濟能力而伸出援手。」她提醒,借錢蘊含著一份信任,若然以關係獲取金錢,會令關係變質,甚至陷入情緒勒索的危機。

你會感興趣

你會感興趣

1 / 1

香港聘請外傭,一般需要額外薪酬、保險、體檢等,遠遠不止規定最低工資。